在RNA-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,紫外交联仪与CLASH技术的结合正在开辟全新的研究范式。通过将紫外光交联的精准性与CLASH(交联-裂解-高通量测序)技术的高通量特性相结合,科研人员能够以单核苷酸分辨率解析复杂的RNA-蛋白互作网络,为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关键突破。
紫外交联仪的核心作用:锁定动态互作
紫外交联仪通过特定波长(如254nm)的紫外光照射,促使核酸与蛋白质形成稳定的共价键。这种交联过程能够:1)固定瞬时互作状态;2)保留结合位点的精确位置信息。例如,在RNA结合蛋白(RBP)研究中,紫外交联可有效避免传统化学交联剂对结合位点的干扰,确保后续测序数据的准确性。
技术优势:
CLASH技术升级:单核苷酸分辨率的实现
CLASH(Crosslinking-Ligation-High-throughput Sequencing)技术通过三步核心流程提升研究深度:1)紫外交联锁定互作;2)连接酶介导的片段化;3)高通量测序定位。最新研究显示,该方法可将RBP-RNA结合位点的定位精度提升至单核苷酸级别(±1 bp),较传统CLIP技术分辨率提高10倍。
创新点:
结合分裂-池化条形码策略,实现多目标同步分析
冷冻电镜辅助结构解析,揭示互作空间构象
兼容全转录组范围分析,覆盖已知与未知互作

技术整合应用:从基础研究到疾病机制
研究方向 | 传统方法局限 | 紫外交联+CLASH优势 |
---|
肿瘤相关RBP功能 | 低分辨率导致假阳性率高 | 单核苷酸定位明确调控靶点 |
非编码RNA调控网络 | 通量不足限制系统性研究 | 单次实验解析62种RBP互作 |
应激条件下翻译调控 | 动态过程难以捕捉 | 实时监测mTOR信号通路变化 |
以LARP1-mTOR通路研究为例,结合技术不仅发现了40S核糖体亚基上的新型结合位点,更通过结构生物学手段阐明了应激状态下翻译抑制的分子机制。这种多维度解析能力,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分子-结构-功能三个层面同步推进研究。
未来发展方向
随着LED光源、智能温控等技术创新,紫外交联仪正朝着更高精度、更低损伤方向发展。而CLASH技术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算法,已实现对弱互作信号的自动识别。两者的深度融合,有望推动RNA生物学研究进入单分子互作全景图谱时代,为癌症靶点发现、基因治疗开发等提供全新工具。